失志
孫元衡意志消沉,巡行西海岸時所寫的〈吼尾溪〉,是英雄氣短的長嘆。當發現自己喪失了勇氣和一顆年輕無畏的心,眼淚忍不住如大水滂沱,傾瀉而下。
〈吼尾溪〉水似無定河
雕陰山下綏州道,擂紫騮衝無定河。
水迴沙走不敢立,停留頃刻身蹉跎。
行到天南渡吼尾,涾沱不啻重經過。
自斗六門繞柴社,派分貫串東西螺。
是時秋旱井泉涸,蕩潏盤盓旋為渦。
方春一雨黿鼉舞,縱有班匠無輕艖。
當年上馬身手捷,銀鞍不動根連柯。
今乘笋輿仗人力,諸蕃火伴來犇波。
虯螭罔象競擎捧,爬沙百腳工騰那。
昔不動顏今股栗,織愁編臆紛千梭。
平生作事耿奇氣,履險弗懼心靡他。
毋迺勇怯隨年改,念此迸淚雙滂沱。
年輕時的孫元衡經陝西雕陰山下的綏州道,渡過無定河,水中的漩渦和流沙,令人不敢片刻停留。孫氏巡行時,也遇到一條吼尾溪,台灣的河流多屬荒溪型,秋冬枯水期或乾旱,水位下降接近乾涸,但雨季一來,水量立刻暴漲,水中有旋流,如同當時的無定河。想當年意氣風發,上馬身手矯捷,坐在馬鞍上穩如盤據的樹根,面不改色,但如今雙腳發抖顫慄,千憂萬慮在心中來回穿梭。可自己平生作事的理直氣壯,身歷險境的無懼無罣,都到哪裡去了?也許這樣的勇氣已然隨著年華逝去,迸出的淚水在此刻如大水滂沱而下。
美果、鮮花的療癒
〈波羅蜜〉
(狀如如來頂,中分十數房,似蓮瓣抱生,其色黃,其味甘;房各一實,其色白,煮食似栗)
波羅門下樹亭亭,香蜜成房子更馨。
解是西來真善果,十分供俸佛頭青。
【宋澤萊譯】門外有一棵波羅蜜長得亭亭直立;果肉芳香又甜蜜,裡面的果核味道更馨香。據說是來自於西方世界的真善果,像是青色的如來頭頂,很適合拿來供奉佛陀。
〈羨子〉(俗稱蕃蒜,或作檨,其種云自佛國傳來)
千章夏木布濃陰,望裏纍纍羨子林。
莫當黃柑持抵鵲,來時佛國重如金。
【宋澤萊譯】夏天眾多的芒果樹落下了濃陰;芒果林裡果實纍纍。切莫把它當成黃柑,隨便拿去丟擲烏鵲;它從佛國移植過來;貴重如金啊!
〈刺桐花〉(色紅如火,環繞營署,春仲始花,一望無際,實為臺郡大觀,故稱刺桐城)
之一:春色燒空白海涯,柳營繞遍到山家。
崑崙霞吐千層豔,華嶽蓮開十丈花。
【宋澤萊譯】在淺水的海邊,春色燃燒空中;從營署到山邊,刺桐花到處開遍。它使人想到崑崙山的雲霞;以及想到華山的蓮花開了十幾丈高。
〈曇花〉
(葉叢生如帶,闊五寸許,傍生方筳草茎著花,高五尺許,花色純紫,在法華寺僧家,言是西方小本)
一叢優缽曇花好,移得西天小本來。
日色煙光浮紫氣,凌空誰為築瑤臺!
【宋澤萊譯】這是一叢美好的優缽曇花;聽說是從《阿彌陀經》裡移植出來的。在白色的雲光中飄浮著紫氣;誰能為它在空中築一個仙台呢?
〈茉莉〉(花千層,大如菊)
之一:
名花聞道出南荒,親到南天聞妙香。
弟是素馨兄是菊,澹煙如水月如霜。
【宋澤萊譯】茉莉這種名花聽說是來自於最南方的偏僻地帶;又聽說曾經在南方的天界聽過佛祖的妙音。它的弟弟叫做素馨花,哥哥叫做菊花;淡色的地方如水色、如月色、如霜色。
之二:
佳人小立畫廊西,紈扇迎風手自攜。
雪瓣恐教蟬翼重,縵華應遣鳳頭低。
【宋澤萊譯】茉莉花像是一個美人迎風站立在美麗的西向廊道,手上來拿著扇子。它白色的花辦恐怕要比蟬翼還薄;縈迴舒卷的花朵應該叫鳳凰鳥也自嘆不如吧。
〈蝴蝶花樹〉
流宕春光爛熳枝,翩翻似醉更疑癡。
家家一樹錦蝴蝶,是夢是花人不知。
【宋澤萊譯】不受約束的浪漫春光籠罩枝頭;翩翻的花瓣醉又癡。這裡的每個人家都種一棵黃蝴蝶花樹;分不清這是一個夢或是一株花。
〈紅繡毬〉
玲瓏煖玉更施朱,錦繡成團綴幾株。
絳雪即今零落盡,餘枝猶是小珊瑚。
【宋澤萊譯】紅繡毬花就像是一塊溫潤的軟玉,再施加了朱紅色;在幾個枝頭上開滿了成團的錦繡。即使是所有的紅色花瓣都凋落了;剩下來的枝條還是像小珊瑚樹一樣動人。
這幾首小詩點綴著難得的歡欣和美好,詩中所提及的佛國、西天、南天和妙香,也透露出孫氏平日藉由修道、學佛和茹素來尋求心靈的寬慰。
佳人小立、紈扇迎風的茉莉花,雖然只有一色白,但在雪瓣縵華、如水如霜的色澤中,展現其低調的風華,即使不像鳳凰的羽毛一樣多彩綺麗,但更有著豐富的層次和內涵。
蝴蝶花樹的描寫令人驚豔,春光流蕩、自在爛漫於枝頭,翩翩起舞的花瓣,似莊周夢蝶,如夢似幻。
以玲瓏朱玉來形容紅繡毬,花落後的餘枝形似小珊瑚,真是妙喻。如崑崙霞、華嶽蓮的火紅刺桐花,也是一絕。
大吐苦水
〈述懷三十韻,送九弟任畦還里門〉
三年守海東,中土斷音信。送子歸故山,言也何能訒。
當其入門時,親知來問訊。子為我具陳,履危非處順。
首段陳述自己守台三年,已和中土斷了音信,希望九弟回鄉時,能將自己身處險境的狀況告知親友。
遇事盡邅回,逢人寡豪俊。秋冬風則盲,春夏地屢震。
滌滌俯山川,嗷嗷嘆饑饉。仳離新寡妻,躑躅老田畯。
接著訴說面臨的困境,在此做事推行困難,缺少人才,秋冬吹著大風(盲風),春夏常有地震,還鬧飢荒,離婚的寡婦和獨行的老農夫(老田畯)隨處可見
告糴緩流亡,省刑佐蠲賑。蔀屋甫安堵,戎行啟潛釁。
偶語沸平沙,兵聲騷巨鎮。雜亂犬羊群,奔騰魚鳥陣。
孫氏請求官方買米(告糴)賑災,以緩解流亡的難民,減刑免稅以救濟飢貧。但災民才剛安定下來,軍人卻又開始挑釁,謠言四起、兵聲震動,整個城鎮亂如鳥獸逃竄。
稍已搴赤旗,幸未露白刃。事以臧獲敗,情由將帥吝。
桑林感成湯,干羽慶虞舜。
此段提及當時的民變(搴赤旗:拿著叛變的旗子),其成因多為官逼民反,官員貪贓枉法,將帥不體恤民情。台灣的人民並非刁民,據孫氏觀察,人民平常也會用樂曲舞蹈來感念成湯、慶賀虞舜,若不是官兵欺壓太甚,情況應不致如此。
甲冑逾丁年,霜根入愁鬢。波浪阻層洋,荊榛莽千仞。
遊魚因鱗鬣,飛騎失神駿。問塗身在懸,內顧疾如疢。
鄉國如已無,慈闈安得覲。夢沈先壟雲,魂痛諸兄櫬。
異域頹朽株,饑顏萎夕蕣。
孫元衡身心俱疲,忍不住開始抱怨,為何他已過壯年,頭髮霜白,還要來台擔任武官?大海阻擋了歸鄉之路,島上的荊棘草莽高有千仞……慈母不得見,兄弟死亡也看不到最後一面,更以異域頹朽的敗草和黃昏中飢餓凋落的木槿來形容自己。
老奴迫壯役,一子生百慎。毫釐身自輕,升斗祿徒徇。
素不染而污,堅恆磨以磷。涇氣鬱為蒸,炎威毒不燼。
衣衾蠱鼠侵,膏血蚊蟻趁。湥嗟白駒隙,久厄黃楊閏。
此段延續悲嘆之情,甚而有些自暴自棄,說自己本性純淨如今卻已污濁,心智堅強卻一直受到磨難。然後怪罪天氣炎熱、威毒似火燒不燼,蟲鼠蚊蟻的侵擾都讓他難以忍受。
願子默識之,艱虞此其僅。長梢維勁風,大海勢方振。
壺乾一揮手,獵獵風颿迅。
最後揮一揮手,多希望能乘著大風迅速瀟灑地離去。
離台歸鄉
康熙47年(西元1708年),孫元衡得知自己升任山東東昌府知府,冬天搭船離開台灣,赴任新職。抵達廈門登岸時,如釋重負,終於解脫了,心中的OS想必是:「我出運了!」來台灣這麼久,總是要說點台語吧!
〈廈門登岸〉裡有兩段如此寫著:
退之欣見蝎,坡老喜聞騾。
將毋耳目僻,反使嗜好阿。
孤身阻絕域,相逢盡么魔。
奉詔遂生還,慰情已良多。
【宋澤萊譯】我就像韓愈見到蠍子、東坡聽到騾聲一樣地高興,因為以前見不到親朋故友,現在終於能見到了。從此我將不再像身居台灣一樣:如同一個隱士避開正常耳目應有的欲望。現在我反而會盡量追求我的欲望和嗜好。回想不久前,我孤身被隔絕在遙遠的台灣絕域,我碰到的都是妖魔鬼怪。現在我奉詔生還家鄉,已經受到許多友情的安慰。
孫氏離台返鄉後,認為所遇到的都是些妖魔鬼怪,慶幸自己能夠生還歸來。對於他所抱持的台灣印象,實令人深表遺憾。也許是因為孫氏有任務在身,要負責鹽政、緝捕盜匪、海防等事宜,時常要面對凶神惡煞,與貪官污吏攪和在一起,不是來遊山玩水,所以始終無法放鬆心情,只能讓憂鬱在火熱的陽光下焚燒。
引用及參考資料:
*愛詩網http://ipoem.nmtl.gov.tw/Topmenu/Topmenu_PoemSearch
*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http://xdcm.nmtl.gov.tw/twp/
*宋澤萊的部落格 ─ 台文戰線聯盟
文章名稱:
(1)【無註版】論孫元衡《赤嵌集》的「魔怪意象世界」書寫【一】──並論台灣傳奇文學時代的來臨http://twnelclub.ning.com/profiles/blogs/3917868:BlogPost:25943
(2) 〈赤嵌集卷四〉【孫元衡著】白話翻譯http://twnelclub.ning.com/profiles/blogs/3917868:BlogPost:39423?xg_source=activity